春意融融,耕读启航。 3月25日,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的46名师生党员走进湘潭理工学院五教开心农场,以“党建引领助春耕 主题党日进地间”为主题,开启了“红色基因+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春耕锣响三重奏:启土、播种、丰收
活动第一项——鸣响“春耕锣”。湖南科技大学地空学院组织员刘俊老师率先挥槌,第一锣铿锵激荡——“深耕之音”唤醒沉睡沃土。余音未散,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党务专干邱泳旗老师接力敲响第二锣,浑厚声波共振田野。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团总支书记刘海燕老师敲响最后一锣,标志着主题党日活动正式开启。三声锣鸣暗合“启土——播种——丰收”的农时密码,更隐喻“扎根大地、融合育人、开拓创新”的教育哲学。
田野思政:在躬身稼穑中淬炼党性修养
活动中,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张坤煜老师俯下身来给大家示范农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种植技巧。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党员们卷起袖子挥动锄头,破开板结的表层土壤,将泥土块开垦至指定深度,最后在松软的土地上挖出整齐的小坑,仔细把土坑边缘修得圆润平整。
“咱们得把土块敲碎整平,坑挖深一点,这样等会儿种苗的时候,它们才能更好地扎根生长 。”湖南科技大学地空学院朱乐樟老师正拿锄头挖坑,随后学生党员们把幼苗端端正正放进土坑,周围的同学立刻用铲子小心填土后在周围垒出个蓄水的小圈。接着轮到浇水组登场,大家拿着水瓢,蹲下身将水洒在苗的周围。为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度,最后将透明的膜布沿田垄徐徐铺展,为大地覆盖了一层“透明襁褓”。当苗种在春风中列队,根系与红土地紧紧相拥,这场栽种实践,已然成为“CFAP育人体系”最鲜活的教案之一。
耕读传薪:从个体体验到集体共鸣的凝聚
镜头捕捉暖心细节,教师党员手把手教学生党员扶锄的“传承瞬间”,“00后”党员泥泞中互帮互助的镜头,年轻党员们站在田埂上,看着自己亲手开垦的耕地,忽然理解了农谚里“深耕一寸,多收一担”的深意。这片红土地,正悄然孕育着关于成长与收获的双重寓言。湖南科技大学地空学院学生党支部地质地理研究生周勇表示,两校党员同志团结合作,一起将这块荒地变成菜地,通过开垦、播种、覆膜等过程带来的独特体验,就是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育人新范式:构建五育并举与CFAP育人体系融合的“耕读矩阵”
湖南科技大学地空学院组织员刘俊老师表示,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把党课搬到地头,这应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最美注脚。
泥巴裹满裤腿,初心愈发澄澈。这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主题党日中,以春耕为纸、知识为笔、初心为墨,绘就了党建与育人同频、理论与实践共进的生动图景。
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夏贞玲老师说:“我们将主题党日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传承红色基因和开展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让大家感受到了春天播种的快乐和对未来喜获丰收的憧憬。希望今后能够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探索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劳动教育同频共振的创新路径,推动五育并举和学校CFAP育人体系建设”。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打破了传统理论学习的单一模式,将党员教育从室内延伸到户外,从书本走向实践。通过“红色基因+劳动教育”的创新融合,不仅让大家在劳动实践中锻炼了意志品质,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撰稿|夏贞玲 邓佳佳
摄影|宋元琦 刘剑豪